
蒋元海,男,1965年10月生,1991年3月武汉工业大学建筑材料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教授级高工,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7年度“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8年度山东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理工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兼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中国硅酸盐学会钢筋混凝土制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泥制品工业协会预制混凝土桩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委员、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评审专家、山东省水泥制品协会专家顾问、山东省混凝土协会专家顾问、嘉兴市建设工程评估专家、嘉兴市混凝土协会顾问等社会职务。主讲《土木工程材料》、《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预应力管桩生产及施工应用》、《工程化学》等课程。
由蒋元海老师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1999年度,排名第一)、获全国建材行业部级标准设计一等奖1项(2006年度,排名第一)、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998年度,排名第一)、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1年度,排名第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2006年度,排名第一)、获市厅级科技进步奖3项(排名第一)。
由蒋元海老师负责起草的国家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1999、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结构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号03SG409)、国家标准《钻芯检测离心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19496-2004和行业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JC888-200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端板》JC/T947-2005、《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JC/T934-2004、《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用硅砂粉》JC/T950-2005、《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JC/T949-2005、《钢纤维混凝土水箅盖》JC/T948-2005、《预制高强混凝土薄壁钢管桩》JG/T 272-2010、《灌排用预制混凝土渠槽》JC/T 2003-2009、《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JC/T 2029-2010、《预应力混凝土桩安全生产要求》JC/T 2162-2012、《水泥制品用矿渣粉应用技术规程》JC/T 2238-2014、《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用端板》JC/T 2239-2014、《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桩用硅砂粉应用技术规程》JC/T 2236-2014等已发布实施。
由蒋元海老师申请的“管桩水泥的制作方法”等15项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发明专利,并部分已实现产业化。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高强混凝土等方面开展了50多项的科研、开发、设计、技术服务等,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蒋元海老师在全国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蒋元海老师被授予“苏州市青年科技标兵”、“中共江苏省委科工委青年科技标兵”、“2000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苏州市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苏州市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度)”、“苏州市新长征突击手”,记“苏州市人民政府二等功”一次,获“中国硅酸盐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奖”、“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2004年度)”、“2006年度嘉兴市十大突出贡献人才”、“中国水泥制品工业协会技术进步个人贡献奖”、“2007年度嘉兴市首届自主创新奖”、“中国混凝土水泥制品行业改革开放30年技术进步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及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