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院长/书记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名录 > 教授 > 教授 > 正文

刘红飞

【来源: | 发布日期:2016-04-18 】    浏览数 :  

刘红飞,男,196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济南建筑工程学校建筑工程实验中心主任,土木工程研究所所长,嘉兴市防水保温协会副会长。

1984年武汉建材学院胶凝材料及制品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英语专业第二学历。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苏州市新世纪高级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嘉兴市专业技术带头人,建材行业科技评审专家。

从事土木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一、教学:

承担了《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工程建设监理》、《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等课程的教学。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2、新型胶凝材料及制品的研究与开发;

3、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4、建筑围护结构保温及测试技术

5、新型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开发。

三、承担项目与获奖:

完成部省级重大项目十项(含标准项目),研制了新产品十多个,在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应用技术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国家科技成果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三、四等)奖五项,市级科技进步(二、三、四等)奖三项,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6年至2000年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子专题“碱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的耐腐蚀性及工程应用”,通过了国家的鉴定,获得较高的评价,该子项目所在的“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项目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至2003年,负责国家科技部开发项目“绿色耐腐蚀混凝土排水管的开发研究”的组织和实施,该项目的完成使此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成功地在国内多家企业实施应用,该项目获中国材料科工集团2005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3年来申报成功国家科技部项目一项,完成纵横向项目十多项,到帐经费300万元。

四、论文论著

出版《建筑外加剂》专著一本,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及专业会议上发表了国内外动态、试验研究、新产品研制、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论文五十多篇。2000年参加了在法国召开的“第六届国际超塑化剂和其他混凝土化学外加剂”国际会议并发表了论文。

刘红飞教授

近年来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纵向科研项目

2007,6—2008年12月国家经贸委项目,行业标准制定“预制混凝土井壁”。国家发改委发改办工业[2007]1415号文件下达。

横向项目

(1)“高岭土尾矿在混凝土中应用研究” 2005 中国高岭土公司

(2)C60高强抗冻混凝土和珠光砂混凝土配比, 2005 二十冶建设公司

(3)抗冻融混凝土的配制 2006 石河子白杨水泥制品公司

(4)高掺量粉煤灰水泥制品生产技术 2006包头市水泥制品公司

(5)生态混凝土开发应用 2006桐乡海盛建材公司

(6)高强混凝土技术服务 2006 山西天宇通科技公司

(7)“预制混凝土井壁”标准编制 2007中煤特凿集团公司

成果奖励

1.“绿色耐腐蚀混凝土排水管生产技术”获2005年度中国材料科工集团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部级)

论文论著

序号 论文论著题目 所载刊物(刊号) 发表时间 期刊级别

(1)专著《建筑外加剂》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6,2 刘红飞,蒋元海, 叶蓓红

(2)“高强泵送商品混凝土的制备及应用”首届全国混凝土标准规范学术研讨会论文,收入在冷发光 张仁瑜主编的《混凝土标准规范及工程应用》一书第四部分,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年10月。刘红飞

(3)对《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标准的几点说明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6,10 刘红飞,蒋元海,徐祥源

(4)泵送法预制钻井井壁工艺的应用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7,4 魏红兵,刘红飞

(5)绿色耐腐蚀混凝土排水管生产新工艺研究《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8,4刘红飞 管娟 张吟秋